《比起英文,母語先!》

文:UBest你最棒大腦科學潛能發展教育中心 評量師 張玲玲

在這個無國界時代,人與人間除了利用網路外,實際上的溝通,就是語言。而英語確實是國人最常用的國際語言。但是,我們政府,對這些外語,都是以第二語言的方式在處理。

以目前而言,新加坡算是亞洲地區最精通英語的國家。除了他的歷史背景(19世紀為英國殖民地)外,一直以來,新加坡政府的重視和實際做法更是關鍵。英語是教育部訂的所有科目媒介,而台灣,一般小孩除了英文課外,就沒接觸。更不用說,在這個以海外貿易為主的國家(台灣難道不是?),在商業上的運用使得新加坡在各方面呈現的就是一個幾乎完全英語的國家,不只公開正式場合,在家庭裡面,大家也都英語交替著母語溝通。由多元民族構成的國家,英語也就成為互相溝通的重要語言。

images (1).jpgimages (2).jpgimages.jpg

在台灣,政府把英文等外語都視為第二語言。既然是第二語言,我們這裡,就沒有提供一個完全的英語環境,讓孩子在可以從小自然地學習英文。英文當然非常重要,所以,家長當然會重視。但是,政府還沒覺醒到,英文如何也能成為我們的『官方語言』,也還沒有意識到,新加坡在國際上各項成就優異表現上,和他們對英語教育的做法,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的孩子,在現實上,他所處的環境,對英語學習並非友善開放的。雖然,很多父母體認到英語確實很重要,但是,基於在台灣,英語只是第二語言,我不得不,要像爸爸媽媽們提出建議。

語言的學習,大致有三個要素:

  1. 音素(簡單說,就是發的音準不準,音調道不道地)
  2. 字彙(包括單字、片語、慣用語等),這個東西,終我們一生,都會有新的詞語,所以一輩子都可學。
  3. 文法,這個和句子結構相關,也是我想跟大家談談,為什麼根據研究,第二語言的學習,在五歲左右。

孩子一出生,就展開他的語言之旅。從孩子會發出聲音,到他開口叫一聲爸媽後,開始仿說,喜歡學人家說話。2歲左右開始表達:「這什麼?那什麼?」,到了三歲,不斷的問:「為什麼?為什麼?」。

三歲時的孩子,語言來到爆炸期,你會驚訝他怎麼那麼會說話?不過,這個旅程還沒結束。三歲到五歲間,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將他的表達力提升到條理更為清楚?為什麼要如此?因為語言的條理性,就是一種邏輯。邏輯的運用不只在語言轉換為語文,也在協助孩子釐清思慮,找出解決事物的方法。語言條理性越好,才能有抽象思考能力。

孩子在現今環境中,提早進入全美語環境,父母的心情,我們很能理解。但是,這個全美語,只是片面的,整個大環境並沒有跟上來(原因要問大有為的政府)。所以,即便孩子英語頂呱呱,在全美語環境的學校,以英語溝通非常流暢,以英語學習其他科目,應付考試,可能不成問題。但是,一但回到本國語的世界,有可能看不懂中文題意,無法正確做答。

原因就在於,母語的結構和英語不同,文法不同。在五歲前,如果沒有建構好基本母語語表能力,就去片面全美語環境的孩子,回到體制下學校就讀,將會更辛苦。如果孩子在五歲左右,母語表達結構很順暢,當然可以進入第二語言學習啊!

英語,真的很重要。尤其,我們是個需要走出去的國家。我們應該喊醒這個政府,聚焦在孩子的基礎教育上,不要譁眾取寵了,新加坡這麼多語言背景的國家行,我們為什麼不行?別在為難所有家長和孩子了,快把『英語變成我們另一種母語』這件事放在行動上吧!

 

arrow
arrow

    新竹你最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