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覺聯盟


2013/4/16科學人第134|撰文/羅森布魯姆(Lawrence D. Rosenblum)、翻譯/謝伯讓


 


    過去30年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已顯示,大腦是一個多感覺器官,經常在整合來自各種感覺的訊息。


 


■神經科學家曾經以為大腦就像瑞士刀,不同的腦區只處理單一特定的感覺,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過去30年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已顯示,大腦是一個多感覺器官,經常在整合來自各種感覺的訊息。


■這場多感覺革命不只改變了科學家對大腦功能的了解,也指出了新的方法來幫助失聰和失明者,並改善了語音辨識軟體。


 


神經科學


 


  1970年代末,美國聯邦調查局雇用了托馬斯(Sue Thomas)及其他八位失聰人士分析指紋。該組織認為,失聰人士可能比較能夠負責在這種精細的工作上。從第一天開始,托馬斯就覺得這個工作窮極無聊,她不斷向上司抱怨,當她和其他同事一起被老闆召見時,她已經做好離職的準備。


 


  不過她並沒有被開除,實際上她升遷了。其他同事讓她觀看一部有兩名嫌疑犯在對話的無聲影片,要求她解讀對話內容。


 


  托馬斯的同事在與她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她可以快速精準地讀唇語。正如他們所料,托馬斯輕易解讀了嫌犯的對話,並發現他們與一個非法賭博集團有關。從此她成為聯邦調查局第一位失聰唇語專家。


 


  托馬斯的技能來自長年依賴讀唇語的溝通習慣,我們其實也仰賴類似技巧。事實上,當看不到說話者的口唇時,我們理解語言的能力會下降,特別是在吵雜的環境中,或是說話者有濃重外地口音時。


 


  除了用耳朵外,學習用眼睛來感知語言也是典型語言發展的重要部份。因此,無法看見周遭說話者嘴形的眼盲嬰兒,通常會花較久的時間才能學會語言的某些面向。我們很自然會把所見到的唇形和聽見的字整合在一起。近來關於多感覺語言感知的研究已帶來革命性的成果,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如何整合來自不同感覺的資訊。


 


  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已揚棄早期把大腦類比為瑞士刀的想法(各個特定的腦區只負責特定的感覺)。現在認為大腦在演化過程中趨向大量跨感覺的聯結。換言之,大腦中各個感覺區域彼此是互相連接的。


 


  我們的感覺總是彼此窺視、相互幫忙。例如視覺皮質雖然主要在處理視覺,但也有解讀其他感覺訊息的能力。正常人在矇住眼睛90分鐘後,視覺皮質就會幫忙使得觸覺更加敏感。同樣的,腦部造影實驗也顯示盲人的視覺皮質會重組為聽覺所用。當我們吃洋芋片時,酥脆的咀嚼聲會決定我們對洋芋片的口味評價,而研究人員可透過操弄你聽到的聲音來改變你的評價。我們看的角度、站的位置,以及看到的東西,也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姿勢。簡言之,過去15年的腦科學研究顯示:感覺並非單獨運作。多感覺的革命性發現在現實生活與科技應用層次上也有貢獻:研究上的發現促進了新的助聽與輔助裝置發展,例如植入式人工電子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竹你最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