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032101.jpg

2017032102.jpg

2017032103.jpg

孩子來這時2歲3個月,一年多前就會叫爸爸媽媽,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孩子卻越來越不說話,看著同齡的孩子,現在都會說『這甚麼?』『那甚麼?』的時候,做媽的難免會懷疑『我的孩子,怎麼了?』,然而,家裡的長輩卻說『大隻雞,慢啼。』,連老公也認為沒關係,大點就會說。
孩子【說話】這件事,包含兩個層次,一個叫『語言理解』,一個叫『語言功能』。
前者,在孩子剛出生時,透過腦照影掃描,可看到baby光是聽人說話,他的『語言理解區』(即維尼卡區)就亮起來了,所以常跟父母說,不要小看這些小小孩,相信我,他們聽的懂。
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就是他的家,家中成員(最重要的當然是媽媽)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和寶寶說話,根據科學家建議,一個小時要說上2100個句子,很驚人吧!NO !這就是我們平常說話的速度。透過不斷和孩子互動,甚麼內容都算,『媽媽,等一下要去煮香噴噴的晚餐喔!因為爸爸今天提早回來陪我們欸!』,29個字,費力嗎?
不斷和孩子說,在孩子建立了豐富的字彙庫,等者孩子隨時來取了。
至於『說』,它牽涉的範圍較廣,從『口、唇、舌、氣管、上下顎等』整個的動作協調,孩子才可將『資料庫』的字彙,透過嘴巴表達出來。
如果孩子已經開口說過話,那麼,『感覺統合』可以協助孩子語言發展,從口腔觸覺來協助他,刷牙時刷刷牙齦及口腔內側,讓孩子去整合口腔內的感覺,讓大腦下對的指令,讓口腔發出正確聲音。
『本體覺』和肌肉動作有關,協助孩子整合嘴巴的舌和唇,發出對的聲音。
除了不斷和孩子『說』,還要孩子看你的嘴,把這個『視覺』和『聽覺』訊息,傳到大腦去整合,大腦下達正確指令,讓嘴巴說出『正確的音』。
『前庭覺』協助眼球動作的控制,你的頭動來動去(身體移動),卻還可以讓眼睛持續看著媽媽的嘴,看媽媽如何發出聲音。
此外,前庭不足(hypo)的孩子,整天找活動滿足自己,一會兒轉圈圈,一會兒蹶著這屁股像在翻跟斗,忙死了,也可能造成沒有辦法好好聽別人說話,而1歲後到2歲卻是很重要的『仿說期』。
孩子的發展是一個常模,在這常模內發展可能快一點,可能慢一點,但是,如果和同齡孩子差很多,即使,日後發展出來,終究,會影響下一段的發展,帶孩子,不可不慎!

本文執筆 : 新竹你最棒大腦科學潛能發展教育中心 評量師張玲玲 

arrow
arrow

    新竹你最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