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處罰孩子?你說呢?》
你最棒大腦科學前能發展教育中心 張玲玲
場景一:
看到孩子 ,玩具玩到一半就把手上的玩具就丟向電視 ,丟不過癮,還想要丟更大的玩具且更用力砸。 或者,直接將玩具向其他人丟過去。
場景二:
在學校或公共場合,不想遵守規則,想要玩的東西還沒輪到他,就一把搶過來,甚至,還會打人。有些孩子雖不致如此,但是只要不符合他的慾望,就用哭鬧的方式耍賴。
大人們開始時,會耐心規勸,也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他仍然我行我素。這時候,到底要不要處罰孩子呢?
當孩子在家中,不理會家裡的規矩的時候,未來有可能也不會願意遵守學校規矩或同儕互動原則,甚至,社會規範。
根據研究, 遵守大家所認同的有價值觀念的行為規範,讓人們可以在社會中以互助合作的方式生存下去。所以人們會發展出社會化行為,而情緒的高層式表現在於道德行為。
在孩子做錯事之前,我們也應該了解:要孩子願意去選擇做對的事,是一個心智的發展,他需要時間和歷程,更需要好的引導,父母、老師都要善用耐心與智慧去協助孩子調節情緒並轉換為正確的行為。
如何協助家長教養出「理智」和「情緒」較平衡,可以良好溝通的孩子?
- 在家裡,設定一些明確的規定及原則。
- 以孩子聽得懂且做得到的原則,清楚說明你的規則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規定?這個規定會影響孩子哪些行為更正向?從這規定中孩子讓孩子發現,只要遵守規則,他才是未來大贏家,而非只是要處罰。
- 家裡所有人的行為,都要符合你所定的規則。
- 規則裡要列入獎懲
- 執行規則時,
- 要伴隨「同理心」,即便孩子負面情緒非常強烈,都要記得先站在他的角度去看他面臨了甚麼,而不是只在意他做了什麼。讓孩子先感受到你的接納,再輔以觸覺按摩身體,情緒穩定下來後,回來看看他的行為,讓孩子知道並認同他犯的錯,行為中那些是不合乎規定的,所以,用理性的大腦來接受規定的懲罰。
- 對父母自己也要一視同仁。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吃飯,不要盯著電視一直看;自己卻喜歡拿一碗飯到電視前邊看邊吃。不要一直玩手機,自己卻機不離身等等,都讓孩子有不公平或存僥倖之心,(爸媽開心時,做甚麼都沒關係)。
- 在孩子做對的行為時(平常不收玩具,但現在主動將玩具收好),要正視他的努力,不吝惜地給予讚美。並告訴她,你看到他的轉變是什麼。
- 處罰
- 「處罰」本身並沒有在教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只是將目前行為壓下來,讓大人感覺給了孩子一次教訓。
- 處罰,會讓人(大人和小孩)產生負面情緒,長期下來會破壞親子關係。
- 處罰的時機要在錯誤行為產生後即可執行,效果較好。孩子犯了錯,如果等到你覺得有空才處理時,雖然大人了解他做錯了甚麼,但過了一段時間,孩子會覺得他現在又沒做錯什麼,為何要受罰?心中也會產生不服氣的感覺。
- 處罰前,要讓孩子先安定下來。情緒的當下,是很難分辨是非的。感覺統合教育中很重要的情緒教育,就是在孩子發生情緒的失序行為時,先以觸覺(撫觸孩子身體),本體覺(緊擁抱孩子),聽覺(講出同理孩子的話),來協助孩子穩定情緒。孩子一旦脫離情緒泥沼,他才有可能思考行為的對錯,行為才有可能做改變。
- 處罰要有一致性。只要違反規定,不管是誰都應一視同仁。不要讓孩子找到漏洞,以為有機可乘。
針對最近媽媽對於體罰的疑問,附上一個2010年美國杜蘭大學研究,讓大家參考:
三歲時,每個月被打過兩次以上屁股的孩子,到五歲時會比控制組的攻擊性高出50%。(延宕模仿反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