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學習比閃卡教育更有效>>
前陣子有媽咪帶孩子過來,孩子在語言及各部分發展都被醫生認為『遲緩』。
於是,媽媽辭了工作全心帶著小朋友到各個醫院診所做『早療』。
當我和孩子玩的時候發現:除了動態遊戲,她非常排斥跟認知有關的遊戲。
我問媽媽,是不是常用這種認知方式(識字卡)在教他說話?
媽媽表示是學老師用字卡在家教孩子,可是越教越氣,孩子也不好好聽他說。
我跟媽媽說:『語言分兩個區塊;一個是出生時,光聽別人說話就活化的韋尼卡區,是屬於對語言的理解區。』
『另一個地方是負責語言功能的布洛卡區,這是要時間的,因為口唇舌等等肌肉神經要成熟才能協調發出聲音。』
對於語言理解,請媽媽多多跟孩子說話聊天,說了後,再常常去反問孩子,看看孩子對於你表達的內容能不能懂?
如果媽媽對講話聊天不是那麼拿手,就請媽媽藉由故事書的內容,說給孩子聽。
不要只用字卡,想想看,如果我們大人學法文單字,一直拿著字卡背,豈不無聊死了?
媽媽經常敘述故事或日常生活時,孩子才能夠了解『字彙』在句子中的意思。將來,她
說話時才能運用出來。光給他看「小狗」的字卡,不如帶他去接觸「小狗」。
看到,摸到,聞到,甚至聽到狗叫聲,那才是具體的字彙。不然,他的理解不會完整的。
就算一般孩子,光用字卡教她,遲早把她教成一般般,何況我們的寶貝,需更費心思?
運用腦科學,做對的事,改變一些方式來帶孩子,成長是可以期待的,
媽媽,一起加油!
張老師這邊節錄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一書中的重點來讓爸比媽咪們參考:
讀書報告-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Ch9玩得愈多,學得愈多
一、 玩的意義:玩是一種學習機會:
- 可以讓孩子從玩中學習到問題解決的技巧
實驗發現,有「玩過」經驗的孩子,在處理事件時會運用經驗值去想辦法完成任務。而看到大人示範如何做的孩子,也許照著示範做可以成功,依但不能完成任務,就變得很容易放棄。
- 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 協助孩子社交技巧的發展
二、 玩的五大要素:
- 玩必須是有趣的、享受的
- 玩是無所謂而為,沒有明確目標的
- 玩是即興的、自發的
- 玩的人是主動參與的
- 「玩」多少有假想的成分在
透過自由自在的玩,孩子可享受和其他孩子互動的樂趣,並可以自行策畫活
動方式及內容。電腦遊戲卻無法做到,因為程式早已設定好如何玩的規矩。
玩,給孩子相當大的自主權,可鼓勵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孩子可以發明新
點子,運用想像力找出解決方法。
三、 如何玩?
1.3-6個月的孩子,會抓東西就開始玩了,甚麼都好玩。(身體控制能力相關)
2.6-9個月的孩子,會根據物體特性而改變把玩的方式,但還不懂將它運用於其他用途。且一次只玩一個東西。
3.2歲左右的孩子的玩,經歷三種改變:
A.不在再一次只玩一種
B.透過觀察他人及自我摸索,能適當使用物品
C.會開始玩假裝遊戲,表示能進行抽象思考。孩子會拿身邊的東西想像是
另一種東西。(此時也是孩子同理心萌發的時候),四歲時,成為假扮高
手。(看到同理心的時候)
4.嬰兒藉由把玩、探索、操作、分類、區別、重組物品來接觸世界。,每天都在學習物品的使用。這樣的玩會促進幼兒數學思考發展。
A.玩的時候,幼兒會發現一塊大蛋糕可以切成好多等份,而好多等份也可
組成一整個蛋糕。
B.數學常識的本質就是在探討物體之間的關係,這無法只是從別人那裡聽
來即可。
四、 不同的玩法:收斂和擴散
- 收斂指問題解決只有一種方法,而擴散卻可透過很多方法來解決一個問題。收斂型玩具:如拚圖,還有只要孩子學習一種技巧的玩具。
- 擴散型玩具如積木、黏土、UBest教室內大多數沒標準答案的玩教具限
- 玩擴散玩具的孩子較玩收斂型玩具的孩子在玩的時候
A.較有創意B.較會想辦法處理C.較不易放棄,挫折忍受度較好
4.愈會玩扮演遊戲的孩子,愈會解決擴散性的問題。
五、 扮演遊戲,鼓勵孩子運用想像力。
當孩子開始想像假扮角色時,他會有一套邏輯在進行,語言發展也較進步。
扮演會讓寶寶從時間及空間中抽離,訓練抽象思考能力。UBest課程中即以
讓寶寶在各種假扮的情境中盡情探索,而玩的過程中,藉由教師的觀察及引導孩子對各種刺激的反應並作調整。
六、 玩可加強情緒及社交發展
在社交主題扮演遊戲時,孩子擁有控制權,他可以審視某些衝突事件,藉由重新安排事情的經過,以孩子想要的結局作收場。
社交主題的扮演遊戲還可促進語言發展,因為那是孩子練習說故事的機會。
從故事中,孩子可以脫離現實,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中。可以經歷現實中不可能的生活,並可以從別人的眼光去認識不同的世界。從玩中有關記憶、及使用象徵性符號、制定規則及自導自演的能力,都將是孩子日後上學需要的。兩歲以前,孩子是各玩各的,慢慢才會注意他人的存在。他們和孰識的孩子玩起來較玩樂場所初識的孩子為熟練,且在團體遊戲的表現也較遊戲場中來的純熟。
扮演遊戲中,三歲到四歲的孩子會制定規則,遊戲中,孩子可以學習認識自己和他人,也會學習協商和妥協這些社交技巧。
有想像同伴的小孩較有創意,當孩子運用心像力對著空氣說話時,父母不妨一起加入他的想像世紀界。當父母陪他一起玩的時候,可以把握機會,鼓勵他挑戰更高難度的玩法,超越自我。
~文章分享~
轉載請註明出處:新竹專業感覺統合 U-Best 你最棒大腦科學潛能發展中心 與原文網址
U-BEST以大腦科學、大腦神經生理學、感覺統合、兒童心理及兒童發展理論等為基礎,
協助雙薪家庭、單薪家庭的新手爸媽們了解孩子的獨特優勢與潛能,並在孩子三歲前的重要早教過程得到完整的照顧與發展。
開放諮詢時間:9:00-21:00
諮詢專線:03 610 5515
預約評量/線上免費評測孩子發展/課程諮詢:http://www.u-best.com.tw/page/contact/index.aspx
【邀請嬰幼兒發展講座請來信至:ubest99@gmail.com】
發展評量與課程資訊請至U-BEST官網:http://www.u-best.com.tw/
歡迎追蹤更多嬰幼兒專業教養知識文章:http://ubest99.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