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6年12月20日 週二 FB網路直播影片之文字內容
跟上最新直播>>追蹤 FB粉絲團 不錯過任何一件趣事
為什麼孩子會『在家一條龍,出外一條蟲』?
直播講解者:玲玲老師
第一段影片
第二段影片
日常生活現象
- 對新環境的刺激反應較敏感
- 觸覺反應較敏感
- 視觸覺較敏感 ……………處理過多
- 家長的引導還不夠
- 雖然孩子觸覺敏感,但是有可能前庭發展是需要很大量的刺激,所以在熟悉的地方,就會露出本性,會變得活動量大,爬上跳下的生龍活虎,甚至危險意識較低。
圖片來源 http://www.wdingyue.com/10400.html
- 前庭器官在兩個內耳裡面,他需要高度角度或空間改變來活化。而前庭刺激不夠的孩子,就會從高處往下跳,或不由自主地衝來衝去或原地打轉,皮的很!所以常讓人納悶:怎麼在家或熟悉環境的表現和到外面接觸新環境時,是判若兩人?
- 觸覺敏感造成孩子對人、事、物的判斷都是執著於固有少少的經驗,只要是非其所願,或非其所能預期的,都不願意接受。年紀較小時,常常就以哭鬧來反映,到較大以至成年時,也常有退縮行為。
- 視觸覺敏感的孩子,對於陌生環境中出現的人、事、物,即便都已經歷過,也是會怕東怕西的。
觸覺敏感形成的因素:
1. 孩子沒有經過爬行,或爬行時期或太短
2. 常將baby放在嬰兒床上或娃娃車裡
3. 怕孩子太髒或安全考量而較少觸摸環境
4. 接觸戶外、群體活動時間太少
5. 剖腹生,baby沒經過產道擠壓,觸覺沒經過註冊。
6. 可能孩子在先天氣質上,在趨避性的的避性較為強烈
造成的結果與未來影響:
- 適應新環境時間較長:比如上幼稚園的適應期拉長,常常在校門口演出『生離死別』的戲碼
- 學習新事物能力會較弱,因不敢去探索,新經驗較少
- 主動性較弱
- 學習會停頓,因為先天擁有的(智商)缺乏後天更多經驗來啟動。兔子再會跳,不再接受新資訊,烏龜都趕上來了。
- 即使內心渴望和人做朋友,但是因為不喜歡別人隨便侵犯他的舒適圈,有可能影響人際社交關係。
- 自信明顯不足,在家明明都會做的,到了不同環境就縮起來了,只有媽媽知道,寶貝什麼都會。別人可是一點都沒看到,所以不知道。
- :牛欄內只會欺負母牛,見到大兵,屎就流。就會欺負最親近的人!
建議改變方式:
1.重壓力觸覺刺激:手腳離心,背部逆時針大面積按摩,不同材質刷子﹑毛巾﹑
海綿、浴球等
圖片來源 http://feebee.com.tw/s/%E8%A7%B8%E8%A6%BA%E5%88%B7/
2. 常帶孩子玩沙﹑水﹑草
圖片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25161 圖為新竹市中央公園溜滑梯
3. 觸覺刷方案
4. 針對視觸覺敏感,到一個新地方,喜歡用眼睛一直觀察環境的孩子,根本還沒跟她身體接觸,他就想逃避。建議家長:每到一個地方,請協助孩子連結舊經驗值中與現在的經驗有何異同之處,比如說一顆球和經驗值中的球,顏色有何不同?大小有何不同?用處有何不同?等等,協助他經驗整合,他才會見怪不怪。家裡有老人的孩子,看到老人為甚麼比較不害怕,就是這個道理
5.到陌生地方前,先預告孩子會遇到甚麼人?可能會發生什麼事?這些人、事和他過往經驗又有什麼關係。
6.慢慢引導他接觸新環境的人事物,不要一下就勉強他接受,告訴孩子,除了爸媽,你還可以信任誰,通常是老師,所以去之前和老師先溝通一下孩子狀況,讓老師也預做準備。
至於在家一條龍,就是給予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滿足動的需求,並適當的給予活動品質(內容)以及量的調整。
當孩子慢慢能動能靜,就代表他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