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 可能是因為W坐姿所影響
孩子從小就坐成W型,在學齡前(小學前)還不覺得怎樣,但上了小學,尤其到2、3年級,課業多起來時,會發現孩子不管是「坐」或「站」都沒法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喜歡動來動去,讓人誤會他是過動或注意力有問題。
我的孩子到底為什麼「坐」不住?
最近,接到有很多媽媽來電詢問,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認為有過動或注意力不好的現象,但去醫院評估,並沒有確診過動相關的症狀,這樣使家長更加困惑。
為協助家長了解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我們邀請家長帶孩子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從遊戲中觀察 發現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是因為:坐不好
為了實際這些孩子目前的狀況,我們通常會先給孩子玩一些圖形判斷的遊戲,通常這些孩子在遊戲進行大約3分鐘左右,身體就會往後倒在椅背上,接著,很喜歡把腳放在椅子上蹲坐。
但這姿勢也無法維持很久,身體不斷動來動去,甚至,會一下子站起來,一下子坐下來(斜躺著的姿勢),口中也會不停的問:『還有多久啊?』『好了沒?』,顯得較沒耐性。而測試進行到到2/3左右時,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明顯降低了。
要知道小學一堂課40分鐘,外面上靜態的才藝課起碼40~60分鐘,孩子能在40~60分鐘專心聽講的先決條件就是「坐得住,站得住」
從小習慣W坐姿的孩子,為了要維持姿勢的穩定,他動的更厲害,因為維持正確姿勢對他們而言是辛苦、費力的。
以大腦運作的常規來說,無論我們吃了多少營養的食物,通過血腦屏障,大家都公平的得到20%的能量,來維持大腦運作。
也就是大腦能使用的就是20%的能量,不會再多了
爸媽! 不是我愛動 是我必須動!
為了維持4,50分鐘的持續專心,孩子一直在動來動去喬姿勢,反而將大腦的20%的能量消耗一大部分。相較其他坐穩穩不需要把額外分心在坐姿上的孩子而言,就會讓人覺得這孩子個性「好動」或「注意力」有問題。
【改善W坐姿 協助孩子提升注意力的五種坐姿】
1.盤坐:坐在地板上,兩腳打叉叉再進行活動。
兩腳放直直的坐。
2.側坐:將兩腳都側往同一邊。
3.V字型坐姿:兩腳往前打開成V字即可
4.坐姿:讓兩腿膝蓋自然彎曲坐著即可。
5.讓孩子習慣坐在椅子上。
注意,坐在椅子上時,兩腳不要懸空蕩來盪去。
椅子太高時,請放墊子在孩子腳下,讓大腿和小腿呈90度,
桌面高度是孩子坐好後,雙手自然垂下,手肘以上約5公分高的地方。
~文章分享~
轉載請註明出處:新竹專業感覺統合 U-Best 你最棒大腦科學潛能發展中心 與原文網址
U-BEST以大腦科學、大腦神經生理學、感覺統合、兒童心理及兒童發展理論等為基礎,
協助雙薪家庭、單薪家庭的新手爸媽們了解孩子的獨特優勢與潛能,並在孩子三歲前的重要早教過程得到完整的照顧與發展。
開放諮詢時間:9:00-21:00
諮詢專線:03 610 5515
預約評量:http://www.u-best.com.tw/page/contact/index.aspx
【邀請嬰幼兒發展講座請來信至:ubest99@gmail.com】
發展評量與課程資訊請至U-BEST官網:http://www.u-best.com.tw/
歡迎追蹤更多嬰幼兒專業教養知識文章:http://ubest99.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