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孩子都不肯好好吃飯,唉!又要被念了……》
UBest你最棒大腦科學潛能發展教育中心 張玲玲
最近,好多家長都聊到:「最怕過年過節,孩子平日吃飯就要追著跑,
吃的時候又挑三揀四,一下這個不吃,一下那個不吃。
就再過一個月就要過年了,真怕和那麼多親戚長輩一起吃飯,
到時,吃個飯沒規沒矩的,不被念到臭頭才怪!」
看來,父母確實會為這件『吃飯』小事傷腦筋。
要解決孩子不肯好好吃飯的症頭,我們先試著從平日該注意的事項談起
1.孩子本來就不愛吃 (仙人等級的呼吸就會飽)
有些寶寶5個月左右,對於副食品就已經敬謝不敏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還是一樣能不吃就不吃。
這樣的孩子,可能由於口觸覺過於敏感。
建議爸媽平日就要幫他做口腔外面四周的按摩,一天多做幾次。
2.從孩子坐得穩開始,就讓他有機會參予大人們的用餐,給她覺得吃飯不是他一個人的事。
吃飯的時候,爸媽要儘量講好玩有趣的事,
我媽常說「吃飯皇帝大」不要在飯桌上碎念孩子,
當然夫妻也千萬不要在飯桌上鬥氣吵架,造成孩子用餐時得壓力,
要讓孩子永遠喜歡期待一家人坐在飯桌前,自由自在聊個天南地北的幸福感。
3.幫孩子準備適合他的桌椅,並規定好他的位置
也告訴孩子,爸媽和爺奶的用餐位置是固定的,朋友來了,也是有固定位置。
任何事都隨隨便便的,孩子從來不知為何,家裡規矩也不建立,
這樣的孩子不會只是吃飯的問題,他還跟孩子邏輯的建立息息相關。
4.吃飯至少一個小時前(還要視孩子的胃納大小),不要給他們吃零食,飲料。
亂七八糟的食物都填滿那個小小的胃了,哪還有空間吃更營養的食物呢?
5.吃飯用餐時間規律化
\ 孩子吃飯時間只想玩(所以,要在餐桌吃)
告訴孩子你可以選擇「玩或好好先吃飯」,
但是,要先玩,除非到下一餐時間,你不會再有任何食物。
6.吃飯就是吃飯,不要吃飯配電視,吃飯配手機
到底是眼睛吃還是嘴巴吃才會飽?(父母身先示範,規矩就是規矩,誰都不可犯)
7.讓孩子參與美味的烹調過程
\ 孩子大點時,和孩子一起找食譜來看,問她喜歡哪個菜色圖,
再為孩子說明該食物得營養及會為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孩子接受了,便可邀請他來當大廚(當然媽媽才是),讓他對自己能做出的美味充滿成就感。
當然請記得,用餐時要大力讚美孩子的用心及努力,對於食物也要找出可以被讚美的地方用力給他讚下去。
8.觀察孩子喜好並投所其好
爸媽都可花點時間讓廚藝更精進,
從色香味各方面去連結孩子本身的喜好,讓孩子接受度提高。
9.大原則就是不管到哪裏都需要維持
即使在親子餐廳吃飯,也不要忘了規矩。
不要讓孩子一下跑去玩,一下又來吃。
沒有一致性的原則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也會讓聰明的孩子容易找到漏洞
爸比媽咪們就不要妄想在節日聚餐時,孩子乖乖坐好。
10.善用手邊的繪本
親子共讀是讓孩子接觸生活化很好的例子
平日念故事書時,可找一些跟孩子吃飯有關的繪本,
好好的念給孩子聽,要記得多跟他們討論故事情境及他們的想法。
張老師推薦《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我的生活練習書.吃飯的學問》這兩本也是不錯選
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