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玩電動遊戲? 陳姝伶博士的媽媽經
常被一些媽媽問及該不該讓孩子玩電腦或電動遊戲。
基於幼兒時期感官學習的發展特色,我一直鼓勵家長多帶孩子做戶外的體能活動,或到各種博物館讓孩子有機會動手嘗試一些新東西、培養讀書的好習慣。所以會建議0-7歲,這些電子的的東西越少接觸越好。
我的答案往往令大家很無奈,因爲朋友聚會,幾乎每個孩子人手一機,沒有的孩子,只能跟在旁邊觀看。似乎除了電動,就沒有其它好玩的事可以做。
其實這是觀念的問題:父母對聚會抱持什麽態度?爸媽社交,小孩只要不吵就好,所以買個電動打發他;還是把家庭聚會當成孩子學習的好機會,鼓勵孩子之間的互動,大家講好不帶電動,鼓勵孩子去創造屬於他們的遊戲。
問題來了,孩子上學之後,同學之間也會談論玩的遊戲,對孩子接觸這些電動遊戲的禁止,什麽時候可以解放?
每一個家庭對電動的看法不同。就像有些媽媽說的,爸爸自己玩,也“鼓勵”孩子玩。而且玩電動遊戲也不是完全負面。所以,一旦決定要買電腦或電動遊戲給孩子時,請先慎選適合孩子的遊戲。
更重要的是:請把它當成教導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工具。
最新一期的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有一篇報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這個標題,似乎是人人可以預見的常識,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不過,仍有心理學家不厭其煩的針對自我控制和成功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研究。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Terrie E Moffitt, 抽取了1972和1973在紐西蘭出生的1037個孩子。從三歲到十一歲,每兩年從父母 和 老師那裏取得報告。以孩子在不同的場合,表現的注意力、堅持度和衝動來評估自我控制的能力。
等這些孩子三十二歲時,研究者評估他們的健康、經濟穩定度和犯罪記錄。結果從小自我控制較差的孩子,健康狀況較差、喝酒、吸毒的比率較高、比較沒有錢、較多犯罪記錄。
引用這個研究,不是要嚇人的。
其他過去的研究裏,學者也指出自我控制的能力,一部分來自遺傳,;一部分來自後天的學習。
這後天學習的部分,才是重點。
所以,既然電子各類產品是陪伴e-世代的孩子成長的不可豁免的東西,就可以拿它讓孩子學習:
1。規劃什麽時間可以玩電動。
2。認知他的責任和事情的優先次序。
3。如何在時間和責任的約束下,學會控制自己想玩;和想玩更多更多的欲望。
自我控制的定義是規範我們的注意力、情緒和行爲的能力。所以,除了克制不玩的行爲之外,請也同時輔導孩子如何抒發不能玩的失望或沮喪的感受。
能欣然的接受不能玩,或不能再玩了,那應是終極目標!(通常有多種興趣的孩子,比較容易做到)。
這個報導也適用於成人。任何成人若願意改善並加強自我控制,人生也可以變的更美好!
留言列表